名句 | 吁嗟世俗久聋瞆,高枝瑞凤徒邕邕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纯的《题枯木竹石》 全文: 参考注释吁嗟(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世俗(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高枝(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邕邕(1).邕,通“ 雍 ”。群鸟和鸣声。《文选·枚乘<七发>》:“螭龙德牧,邕邕群鸣。” 李善 注:“《尔雅》曰:‘邕邕,鸣声和也。’” 吕向 注:“邕邕,声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棹歌行》:“泠泠儵疏潭,邕邕鴈循渚。” 清 黄之隽 《卓文君寄远》诗:“灵禽有良匹,邕邕叶和鸣。” (2).邕,通“ 雍 ”。和乐貌。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临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每听政之后,延入宫中,申友于之志,咏《常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 明 张居正 《玉林清赏诗序》:“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鏘鏘焉,夫亦行古之道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