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全文: 参考注释勒铭(1).镌刻铭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 赵 建武 中所修也。” 宋 陆游 《夜泊水村》诗:“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 燕然 未勒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会 饮马川 西,忽得 明成祖 勒铭纪功之石於石崖。” (2).指刻在金石上的铭文。《晋书·郭璞传》:“ 会稽 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 宋 杨亿 《成都》诗:“ 张载 勒铭堪作戒,莫矜 函谷 一丸封。”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由制义以及弦诗对策,仿闈试而略有变通,加经解而迨论史勒铭,备众体而学兼今古。” (3).喻建立功勋。《后汉书·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跡归愆,请命乞身, 望 之无劳,盖其宜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刻画(1) 雕刻和绘画 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郭沫若《游西安》 (2) 精细地描摹,塑造 刻画入微 刻画英雄人物形象 刳剔(1).剖杀,割剥。《书·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 孔颖达 疏:“刳剔谓割剥也。”《墨子·明鬼下》:“昔者 殷王 紂 ……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鰥寡,号咷无告也。”《魏书·萧衍传》:“遂使顽嚚子弟,肆行淫*虐;狡猾羣小,纵极贪惏;剥割苍生,肌肉略尽;刳剔黔首,骨髓俱罄。”《新唐书·韦处厚传》:“ 李载义 数破 沧 、 镇 兵,皆刳剔以献, 处厚 戒之,前后完活数百千人。” (2).削除,铲除。 宋 陆游 《直奉大夫陆公墓志铭》:“上官委以事,公至忘寝食寒暑,以趋事赴功。在 玉山 时,刳剔蠹弊,根原窟穴,毫髮必尽。” 银钩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