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怀旧歌》 全文: 黄茅生烟暗村落,浩歌无复当时乐。 邻家酒熟逆鼻香,一醉乾坤堕冥漠。 寻芳屡过垂玉轩,叉鱼夜上浮清阁。 斗牌击鼓多伎俩,我独旁观惟大噱。 惊烽放座欢难保,幸得身存他勿道。 吾宗潜武卧空棺,衮臣兄弟埋荒草。 当时醉舞向花下,绿鬓朱颜各鲜好。 隙驹风烛尚须臾,数子凋零不待老。 死生细事从渠天,莫学儿女相哀怜。 一窗容膝可终隐,寇盗扰扰今连年。 王师诛锄有漏网,死灰焰焰犹思然。 忧煎过计祗自恼,且但努力耕吾田。
参考注释隙驹亦作“隟驹”。 风烛(1).风中之烛。《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2).风中之烛易灭,后遂以“风烛”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梁斌 《播火记》三:“可是老年到来的时候,黑发里要长出银丝,跟前没有一儿半女,怎么度过风烛的晚年呀?” 须臾(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凋零(1) 衰败,不振 (2) 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