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光霁由来众式观,绛帷黄阁领儒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寿原任大学士龙翰傅先生八十初度》 全文: 参考注释光霁(1).“光风霽月”之省。 元 范梈 《贵州》诗:“若无光霽在,何以破朱炎?”参见“ 光风霽月 ”。 (2).敬词。犹风采。 明 章懋 《与陈提学书》:“未获一瞻光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揖而祝曰:‘小生斋宿而来,仙人既不以门外见斥,何不竟赐光霽?’” 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绛帷(1).红色帷幕。 汉 刘向 《九叹·远游》:“张絳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唐 舒元舆 《赠李翱》诗:“ 湘江 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絳帷。”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 清 吴蕙 诗:“有志红窗学咏诗,絳帷深幸侍良师。” 陈家庆 《送天梅先生南旋》诗:“安得絳帷称弟子,追随远道执吟鞭。”参见“ 絳帐 ”。 黄阁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儒冠(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