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送元声弟赴水阳监镇》 全文: 吾翁积德厚,九子官其六。 不幸失三人。 孤嫠纷在目。 三弟尚白丁,升沉犹未卜。 吾人扶门户,参立如鼎足。 脱死忧患余,偏亲须水菽。 阿连先著鞭,去去长江曲。 弱冠承赏延,十载荷衣绿。 閒关困家食,才就五斗粟。 要知官无卑,豪发当畏肃。 督耕两大圩,受输十万斛。 处之诚未易,勉旃直自勗。 执别动万感,酌酒再三祝。 吾子素解事,涉世要未熟。 意行须揆理,言轻恐招辱。 王事究一心,言玷复三复。 细行累大德,阴财损阳禄。 岂惟赠尔言,余亦每自恧。 公余稍有暇,更取故书读。 行矣更自爱,家声要人续。
参考注释意行(1).谓心之所思。《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2).犹信步。 唐 刘禹锡 《蛮子歌》:“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宋 范成大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沙际春风捲物华,意行聊復到君家。” 清 钱谦益 《登南岩抵破山即事》诗:“意行曳杖随所骋,遥林红叶纷相请。” (3).思想行为。《韩非子·说疑》:“乱主则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国。”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督叔弼季默诗及破余酒戒》:“意行无人非,骏发不中休。” 揆理衡量道理。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妈妈,我虽乡丈厚情,揆理似难从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