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毛国翰的《文衡山万卷书楼图为张晴崖大令作》 全文: 白藤织笈枵腹守,馋眼无缘照蝌蚪。 垂涎胄子对书楼,大笑丹青空复有。 如闻琅简出海雾,不许人间借瓻酒。 楼上荒荒临水天,楼下嶓嶓长槐柳。 三百年来无此作,入幮那识衡山叟。 张公好古不知疲,嵬㞦枯云堆二酉。 帝遣炎官摄秘籍,手掣金鞭雷电走。 尺幅生绡完独存,西华浮空启户牖。 祇觉虚无罗检绳,那知胸怀列渊薮。 荟萃况归循吏传,湘间籍甚声名久。 去岁夏旱湖南饥,禾枯往往填陇亩。 贫士有书卖不得,万卷何曾换升斗。 今年春耕种入地,幸集流亡鸠户口。 看君昔日监门图,风迹还推凤楼手。 即今墨绶照昭陵,讲学文翁俱不朽。
参考注释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监门 守门人 监门之服养。——《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以监门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风迹亦作“ 风跡 ”。 1.犹风节;风操。《后汉书·朱浮传》:“ 浮 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 李贤 注:“风化之迹也。” 宋 沉括 《赠屯田员外郎叶君墓志铭》:“君之才学无所施当世。然予与君之子与孙游,其规模风跡,予有以知其才。” (2).犹政绩。《宋书·良吏传序》:“今採其风迹粗著者,以为《良吏篇》云。” 宋 叶适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其为民补弊剔蠹,锄其悍顽,而兴作利政,以惠养之,意必有风迹可述。” (3).根据传闻而追踪寻迹。 明 宋濂 《故岐宁卫经历熊府君墓铭》:“州县官多失廉平,君阴风跡数十辈,悉如法*论罢之。” 凤楼手曾慥 《类说》卷五三引《谈苑》:“ 韩浦 、 韩洎 咸有词学。 洎 尝轻 浦 ,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风雨;予之为文,是造五凤楼手。’”后因用“凤楼手”指文章高手。 明 李东阳 《和谢于乔修撰云山图联句韵》:“重披意俱新,未接神已凝。雄夸凤楼手,规制皆畧称。”参见“ 五凤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