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谢应芳的《古鼎歌(并序)》 全文: 碧云师著金伽黎,空王殿前龙象随。 当阶一卒送古鼎,状若献宝波斯儿。 群缁聚观方丈室,中有老僧前致词。 云是山中旧时物,立诵款识能无遗。 文词诘屈错盘诰,字体隐伏蟠蛟螭。 苍姬讫录世屡改,不知何代来于斯。 谢家宝树修佛刹,巨构贾与秦城齐。 鼎兮鼎兮什袭去,岁经六纪今来归。 师闻此语重叹息,兵火连年炎九域。 金钟大镛弃道旁,总若沈沙销折戟。 鼎归禅月独无恙,护持信有天龙力。 摩挲两铉湿烟雾,错落丹砂映金碧。 光如摩尼含五色,高比珊瑚长一尺。 呜呼!羲轩之鼎莫可求,禹鼎亦已沦东周。 世所用者非尔俦,或膨豕腹徒包羞。 调羹尔无与,覆餗尔不忧。 归来兮归来,北山兮菟裘。 汾阴自有为时出,切莫放光惊斗牛。
参考注释禅月前蜀 僧 贯休 的别号。 五代 齐己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可怜 禪月 子,香火国门东。” 无恙(1)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国策·齐策》 安然无恙 (2) 平安;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国语·齐策》 无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无恙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别来无恙? 护持 维护保持 天龙(1).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产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