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垂光烛幽壤,万里悉昭晰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何梦桂的《寄谢夹谷书隐先生四十四韵》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光烛(1).照耀。 战国 鲁仲连 《遗燕将书》:“﹝ 管仲 ﹞兼三行之过而为 五霸 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2).犹明烛。 南朝 梁 何逊 《看伏郎新婚》诗:“何如光烛夜,轻扇掩红妆。” 幽壤犹地下;九泉之下。《晋书·礼志上》:“若埋之幽壤,於情理未必咸尽。” 唐 元稹 《谕宝》诗:“鏌鋣无人淬,两刃幽壤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苟非阐此嘉名,谁復求之幽壤。”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昭晰(1).清楚;明白。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戴幼起》:“既推独车,復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而有实者,亦既昭晰无疑,优游有餘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萧绎 所詮,尤为昭晰。” (2).光亮,光耀。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固以纷纶国牒,昭晰家声。”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羣方之幽黝。”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