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岑万的《峡山飞来寺》 全文: 石门天设险,一水护青湾。 地轴雄南海,云峰丽北山。 阴阳互推荡,日月时往还。 寺僧闻客至,倒屣开松关。 抚景询旧迹,登临爱兹山。 愿从安公子,啸傲烟霞间。 君看慧猿归,解赠诃陵环。 如何巫山女,朝暮理云鬟。
参考注释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推荡见“ 推盪 ”。 亦作“ 推荡 ”。1.推移。《易·繫辞上》“八卦相盪” 三国 魏 韩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运化之推移。” 宋 王曾 《有物混成赋》:“纵阴阳之推盪,我质难移。” (2).推动摇荡;振荡。《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观其鏁械,如觉缓解,有异於常,聊试推荡,摧然离体。” 清 黄宗羲 《钱圯轩七十寿序》:“近颇矜慎,而文亦波澜推盪。”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游泰西花园记》:“於疎篁密棘中,插鞦韆一架,上贯双緪,挽棠木小舟,中坐一少年客,洋人推荡以为戏。” 郭沫若 《女神·岸上》:“海湾中喧豗着的涛声,猛烈地背后推荡。”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往还 去和来;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