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清化镇》 全文: 清化近覃怀,沟渠引丹水。 顿觉风物佳,西成颇丰美。 跋马路无尘,熙皞乐井里。 高树柿垂丹,疏林枫染紫。 矮屋曲篱间,绿竹黄花绮。 就溪翻水碓,碾出长腰米。 芃芃麦被陇,饼饵明春指。 前者山田旱,切切愁无已。 加蠲今岁租,庶冀民瘼起。 都无两日程,稔秋乃异彼。 老幼多豫色,吾亦生欢喜。 喜愁非无恒,因民岂为己。
参考注释矮屋低小之屋。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依冰山》:“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 宋 杨万里 《午热登多稼亭》诗:“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气亦元无。” 竹黄(1).中药名。也称竹膏。为大竹枝节中的分泌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 岭 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唯此水无毒,土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竹黄》:“竹黄出于大竹之津气结成,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 (2).一种竹制工艺品,也称翻黄,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