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唐仲友的《续八咏万象出新奇》 全文:经营得要领,呈露入轩闼。
 迢迢括苍山,虬龙南北环。
 中含七邑壤,下*注溪流湾。
 昔楼已据胜,今楼与名称。
 东西倍轩豁,高下增比兴。
 极目送朝宗,目穷波未穷。
 万里出寸碧,千里来雄风。
 地迥月偏蚤,草绵心易忡。
 窗影射朝白,檐牙留晚红。
 村村辨回互,树树分玲珑。
 长烟低抹岸,远水净涵空。
 云间无迅翼,天末识归篷。
 轮奂覩新作,邦人胡不乐。
 憧憧绝纷扰,寂寂宜淡泊。
 溪响答棋声,云影入杯酌。
 守澄心自知,客至意亦宜。
 哦诗句易得,凭槛坐忘疲。
 垂名千古地,一朝风景异。
 楹压闾阎,邱壑输胸次。
 清游未渠央,吾民那可忘。
 词章贲高阁,前后两甘棠。
 
 名句书法欣赏 迢迢括苍山,虬龙南北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迢迢(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苍山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虬龙(1).传说中的一种龙。《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3).比喻盘屈的树枝。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