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洪希文的《念奴娇 冬月》 全文:月华似水,正同云天气,流光如烁。
 冷气射入寒瘁竦,走下深帘重幕。
 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乘鸾女子,为伊再三惊愕。
 回顾玉露凄清,恐非人世,怎敢轻谐谑。
 上界神仙官府足,肝胆骤然倾落。
 冻合关河,光摇牛斗,飞起横江鹤。
 平明起视,雪封枝上梅萼。
 
 名句书法欣赏 乘鸾女子,为伊再三惊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乘鸾女指传说中的 秦穆公 女 弄玉 。相传 弄玉 与其夫 萧史 乘鸾凤飞升而去。后人常用此故事作扇面画题材。 南朝  梁  江淹 《拟班婕妤咏扇》诗:“紈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秦王 女,乘鸞向烟雾。” 唐  刘禹锡 《团扇歌》:“上有乘鸞女,苍苍网虫徧。” 宋  叶梦得 《贺新郎》词:“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鸞女。” 明  陈子龙 《古意和舒章》诗:“本为清风多,非爱乘鸞女。”亦作“ 乘鸞子 ”。 宋  苏轼 《和张耒高丽松扇》诗:“犹胜 汉 宫悲 婕妤 ,网虫不见乘鸞子。”参见“ 乘鸞 ”。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强调 惊愕 惊奇震愕 群臣惊愕。——《战国策·燕策》 因惊愕而陷入的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