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寄唐生》 全文: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瑟淡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动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名句书法欣赏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宫律犹音律。《隋书·律历志上》:“以成法除该积,得九寸,即黄钟宫律之长也。” 唐 白居易 《寄唐生》诗:“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两 宋 词学极盛,士流束髮受书,大都研究宫律。” 文字(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