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送冯判官之昌国》 全文: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
 经纶手段饱周孔,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麟角凤毛多异质。
 直将仁义化笞榜,羞与奸□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军进退出筹度。
 使移韬略事刑名,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酬德报功殊不薄。
 九天雨露圣恩深,万里扶摇云外廓。
 
 名句书法欣赏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长鲸(1).大鲸。 晋  左思 《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鯢吐浪。”《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长鲸击水, 天吴 覆舟。”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2).喻巨寇。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坡赋》:“长鲸入鼎兮中原,六龙迴轡兮 蜀 门。”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梁元帝》:“ 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 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 天吴水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吴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李贺 《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吴 移海水。”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白居易》:“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 天吴 悔已迟。” 九首《山海经·海外北经》:“ 共工 之臣曰 相柳氏 ……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賛》:“ 共工 之臣,号曰 相柳 。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 夏后 。”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何虎视之耽耽兮,九首拔木而莫綰。” 六眸谓六目龟。古人视为神灵之物。《文选·郭璞<江赋>》:“有鳖三足,有龟六眸。”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今 吴兴郡  阳羡县 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鳖,又有六眼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虽三趾与六眸,时或加乎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