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论语·里仁篇》 解释: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摘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父母(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几谏对长辈委婉而和气的劝告 我出“事父母几谏”。打个鸟名。——《镜花缘》 见志表明志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翰 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 不从(1).不服从;不听从。《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汉书·韩棱传》:“ 棱 復上疏諫,太后不从。” (2).不追随。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陋 苍梧 之不从兮,遵 鮒隅 以同壤。”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沉 吏部 传师 ,性和易,不从流俗。” (3).指占卜不吉。《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穀梁传·哀公元年》:“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 范宁 注:“意欲郊而卜,不吉,故曰不从。” 不违(1).依从。《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不违者,无所怪问,於 孔子 之言,默而识之,如愚。”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曲:“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2).不远。《国语·齐语》:“天威不违颜咫尺。” 韦昭 注:“违,远也。” (3).不休止。《左传·昭公二十年》:“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杜预 注:“违,去也。” (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