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龙泉寺瞻礼二十韵》 全文: 石匣白龙潭,旧传为灵境。 往来每遥瞻,瓣香遣致敬。 昨岁夏值旱,特以专官请。 应祷普被霖,旧宇因新整。 北巡值落成,亲诣抒诚秉。 取道九松山,东北循山径。 近寺趣顿殊,树密峰峦静。 三潭叠泻瀑,寻源更遥迥。 石洞窈首潭,其深不可等。 想即神所安,一泓含溟涬。 便风亦不波,虽冬而恒泂。 神祠临峭崖,像设问欬謦。 四围陡壁间,松柏森劲挺。 一川冰雪飞,五月衣裳冷。 所见奇迹多,似此颇鲜并。 祠旁搆精舍,以备小憩领。 疏窗既纳凉,曲槛堪凭景。 无须劳步履,坐揽得全省。 意谓此多哉,吾岂为游幸。 惟祈雨旸时,鸿庥利民永。
参考注释意谓(1).以为;认为。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意谓贵族们无论如何破落,总还比普通人们不同一点,高贵一点。” (2).心中所想。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陈事绪,手疏意谓,发言折中,下笔当理。” (3).犹意义。《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酒之名》:“予谓古之所以名是物,以声相命,取别而已……未必皆有意谓也。” 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北史·雀光传》:“﹝陛下﹞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神养和,简息游幸,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而復厉精庶政,亲决万机,故其游幸无益之文,见存无几。”《红楼梦》第十七回:“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1).指帝王出游。《魏书·斛斯椿传》:“又説帝数出游幸,号令部曲,别为行阵。” 宋 苏舜钦 《游洛中内》诗:“早晚金舆此游幸,凤楼前后看山河。” 明 冯梦龙 《女丈夫·隋帝南巡》:“万乘之尊,岂可轻身游幸?” (2).泛指游乐。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一折:“我是箇道童,道法又不精,在山中闲游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