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全文: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参考注释轩窗亦作“ 轩窓 ”。窗户。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轩窗 ”。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高处(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气势 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 民族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 纵欲 放纵欲望(多指肉*欲),不加节制 极望 远望,尽目力所及 极望之不可见矣。——明· 顾炎武《复庵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