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长歌赠李嗣良》 全文: 吾家嗣良青莲后。 新诗百篇酒数斗。 自言诗与酒相成,混沌元从醉梦剖。 瞹瞹玄黄窅未分,尔时一线灵光浏。 隍中之鹿甑边人,醒来摸捉原无有。 刮面旋风入耳轮,急沈松煤挥秃帚。 诗喉涩处酒灌浇,酒兴慵时诗擞抖。 万斛明珠似涌泉,通体琉璃含锦绣。 来游五岭不知年,酒伴诗朋靡不叩。 时过白社必攒眉,或醉红裙辄濡首。 高谈每动公卿坐,里巷酸儒或掩口。 暇叩中林手一编,顾谓髯公首肯否。 髯公亦是一酸儒,称诗只解陈窠臼。 勺酒入唇便倾倒,眼花落井扶墙走。 嗣良笑我非丈夫,我言醉醒不在酒。 譬如诗趣非关诗,千古几人露眼手。 曲栏花下写乌丝,一片斜阳挂户牖。
  参考注释边人亦作“邉人”。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 晋 人杀 厉公 ,边人以告。” 韦昭 注:“边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张天锡 世雄 凉州 ,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 唐  王建 《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 明  刘基 《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清  李基和 《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颼颼,风吹沙起边人愁。” (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  张籍 《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边人父子夫妇,得免於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云州 ,一日夜宿林下,时磧月微明,有边人吹笛,其声呜咽。” 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