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审知以诗送行借韵留别》 全文: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贫纵尔不自给,且不知荣安取辱。
 今年谁令起作官,此路向来非所熟。
 示诗往往道离索,又说是邦山水足。
 风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识黄山谷。
 细哦海内流传句,足缓司空城旦读。
 少时已无鞍马志,老矣岂堪消髀肉。
 但令诗与故人期,此外声名甘碌碌。
 
 名句书法欣赏 少时已无鞍马志,老矣岂堪消髀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少时 年幼时;少年时期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鞍马(1) 泛指马和马具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 指人骑的马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骑马的人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  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髀肉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鬢毛。”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马蹄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