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释: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原文摘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上士(1) 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2) 指贤能之士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 闻道(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中士(1) 军衔的一级,军士中的第二等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2) 一般人 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 马融 《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超 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下士(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 (2) 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大笑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