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海棠春·午睡晚浴夜坐·其四》 全文: 鸳鸯楼角黄昏雨。 听断续、细腰香杵。 鸳枕冷冰蚕,檐外风铃语。 萧郎今夜兰台去。 偏无赖、三通谯鼓。 红泪点罗衣,消黦难寻麈。
  参考注释红泪(1).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文帝 所爱美人,姓 薛 名 灵芸 , 常山 人也…… 灵芸 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 常山 ,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因以“红泪”称美人泪。 唐  白居易 《离别难》诗:“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霑巾。” 宋  晏几道 《点绛唇》词:“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 清  纳兰性德 《河传》词:“微雨花间昼閒,无言暗将红泪弹。” (2).犹血泪。 唐  章孝标 《织绫词》:“去年蚕恶綾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六:“东市朱衣多裹血,西臺红泪与招魂。” 清  龚自珍 《补题李秀才<梦游天姥图>卷尾》诗:“一卷临风开不得,两人红泪溼青山。”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汉  边让 《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唐  杜甫 《黄草》诗:“万里秋风吹 锦水 ,谁家别泪溼罗衣?” 明  周在 《闺怨》诗:“ 江 南二月试罗衣,春尽 燕山 雪尚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