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宓的《病后寄郑自正》 全文: 卧病六十朝,尪羸欲颠踬。 中虚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风邪动感触,寒热肆留滞。 百病果难堪,未免趣医至。 携持篚与箧,众药要尽试。 {口父}咀和参术,煎煮杂姜桂。 了无铢寸功,徒有千百累。 金丹号起死,入腹作鼎沸。 服之不能瘳,束手信无计。 嗟余有天命,未许药石治。 再拜谢群医,云病且平易。 堆床屏丸散,养体亲滋味。 曾不数阅日,颇能安寝寐。 昨朝偶寻镜,自喜有瘥意。 俄惊一目赤,炙灼如頳尾。 薰疗技已穷,赤势殊未既。 平旦涩难开,未晚痛先闭。 于何我久病,复有此兢悸。 当时呻吟馀,犹解阅文字。 兹焉眼如瞽,把卷直欲弃。 旧书满窗几,日读不省记。 赋性已不灵,此疾胡可被。 悲来只头低,坐处每酸鼻。 何时双眼明,一览经满笥。 行谊颜孟俦,文辞典坟媲。 和顺积厥躬,膏泽施当世。 今为辕下驹,横空但有气。 又似笼中鹤,束缚剪两翅。 会当有时节,飞骛历万里。
名句书法欣赏 于何我久病,复有此兢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于何(1).为何;如何。《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赠崔士瑾》诗:“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髮在我后?” (2).什么。于,助词。 汉 张衡 《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晋 左思 《蜀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何氏 之从学,兰蕙已满畹。於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久病 长期患病 久病不起 兢悸犹惊悸。《宋书·文帝纪》:“顾己兢悸,何以克堪!”《旧唐书·后妃传下·贞懿皇后独孤氏》:“伏虑顾怀犹切,神志未和,众情以之不寧,臣子以之兢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