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式丹的《宴集诗》 全文: 臈尾未破春,一岁残一夕。 虚堂耿寒光,梅花香著莫。 山公兴味佳,饯岁聚诗客。 此风念已杳,九衢尘空积。 龚汪与二王,先后慨陈迹。 复此文字饮,槃桉照幕帟。 水陆压段珍,殽蒸丽兰籍。 三爵接谈谐,四壁赏古迹。 把卷诵清芬,文康遗手泽。 书题关世变,毫素感今昔。 起步更促坐,汾酒瓮初坼。 名酎不虚传,深杯乃络绎。 清烟吐烛花,微飙动帘额。 节序赴壑蛇,新旧几迁易。 东坡岁暮篇,三和忆风格。 悤悤三十年,此日足可惜。 今幸游师门,唱酬奉砚席。 山阿拾香草,云津弄瑶碧。 随时境皆佳,觅句地无择。 行将踏春芜,东风傍轻策。
参考注释山阿 山岳;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 淘潜《挽歌》 香草 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云津(1).天河,银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张华 见 褚陶 ,语 陆平原 曰:‘君兄弟龙跃云津, 顾彦先 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復见 褚生 。’” 唐 孟郊 《赠李观》诗:“捨予在泥辙,飘跡上云津。” (2).道教语。唾液的别称。《云笈七籤》卷五二:“二景奏明,阴阳以判。四度用昌,云津回灌。” 瑶碧(1).两种玉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 章莪之山 ,无草木,多瑶碧。” 郭璞 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 (2).比喻清澈的江水。 明 杨基 《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 瑶碧之山 ,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