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无咎的《玉烛新》 全文:荒山藏古寺。
 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
 兰枯蕙死。
 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
 可堪红紫。
 曾不解、和羹结子。
 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搵松煤,写教形似。
 此时胸次。
 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
 吟安个字。
 判不寐、勾牵幽思。
 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参考注释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且莫千万不要。 宋  梅尧臣 《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之二:“且莫似 杯渡 ,沧波无去踪。”《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我儿且莫出门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九公 老人家且莫动手,听晚生一言告禀。” 刘大白 《秋扇》诗:“越名贵也越是无能,且莫把秋风怨!” 松煤(1).指墨。 宋  欧阳修 《石篆》诗:“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明  徐渭 《勾勒竹》诗:“自缘勾勒减松煤,非关白雪压枝低。”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2).指制墨原料松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墨》:“至 魏  晋 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参见“ 松烟 ”。 形似形式、外观相似。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巫峡山 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令画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写,始得形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 李青莲 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 青邱 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 郭沫若 《中国美术的展望》:“一切成品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