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奏报清不抵黄情形诗以志闷》 全文: 方欣河臣驰驿奏,清水畅流已启坝。 南者济运且刷黄,北者赴海并黄下。 以手加额谢神佑,忽又飞章递来乍。 桃汛黄胜清本弱,以致回溜逼清泻。 无已下策救燃眉,仍闭拦湖禦黄坝。 复称此实向有之,黄弱清强仍扺洒。 吁嗟此事如诚然,何不早陈过谁卸。 重臣差往资熟筹,南望依然愁晓夜。 一劳永逸敢漫言,亦惟尽心补苴罅。
参考注释吁嗟(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诚然(1) 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