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贺兰进明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全文: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见山上蒿,。 数寸凌云烟。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 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寒夜邀欢须秉烛,。 岂得空思花柳年。 君不见门前柳,荣曜暂时萧索久。 君不见陌上花,。 狂风吹去落谁家。 谁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 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凋换。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 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空守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君不见云间月,暂盈还复缺。 君不见林下风,。 声远意难穷。 亲故平生欲聚散,欢娱未尽尊酒空。 自叹青青陵上柏,岁寒能与几人同。 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 君不见西郊云,。 日夕空氛氲。 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参考注释寒夜寒冷的夜晚。《艺文类聚》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 梁武帝 《织妇》诗:“调梭輟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诗:“寒夜阴云起,疎林宿鸟惊。” 邀欢寻求欢乐。 唐 高适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诗:“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驄。” 明 陈所闻 《月云高·花下迟王美人不至》曲:“花明春尽,邀欢载尊酒。” 秉烛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