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乌豆将来换眼睛,鱼目应须辨真假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憨山大师的《担板汉歌(有引)》

全文:
担板汉,担板汉,如何被他苦相赚。
只图肩头轻,不顾脚跟绊。
纵饶担到未生前,早已被他遮一半。
这片板,项上枷,浑身骨肉都属他。
若不快便早抛却,百千万劫真冤家。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碍何不会?只为当初错认真,清。
门净户生妖魅。
开眼见,闭眼见,白日太虚生闪电。
乾闼婆城影现空,痴儿认作天宫殿。
要得轻,须放下,臭死虾蟆争甚价。
乌豆将来换眼睛,鱼目应须辨真假
有条路,最好行,坦坦荡荡如天平。
但不留连傍花柳,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如大地,牛马驼驴不须避。
果能一掷过须弥,剑树刀山如儿戏。
若爱他,被他害,累赘多因费管带。
一朝打破琉璃瓶,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劝君,不必担,髑髅有汁当下干。
分身散影百千亿,从今不入死生关。

参考注释

乌豆

黑色大豆,俗称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药。《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少时於草中射猎,有虫如乌豆集其身,摘去乃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用春种乌豆,於大甑中燥蒸之。” 缪启愉 校释:“指黑大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大豆》:“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黑者名乌豆,可入药及充食、作豉。”

将来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眼睛

眼的通称

鱼目

(1).鱼的眼珠子。《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 杜篤 、 贾逵 之曹, 刘珍 、 潘勖 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 卞和 耻。” 胡先驌 《诗别萧叔絅燕京》:“碔砆鱼目徵上选,遗珠弃璧空晶莹。”参见“ 鱼目混珠 ”。

(2).泪眼。 唐 李贺 《题归梦》诗:“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董懋策 注:“鱼目,泪目也。” 王琦 汇解:“鱼目有珠,故以喻含泪珠之目。”

(3).相传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旧称无妻曰鳏,故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农 《短睡十韵》:“长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阳臺 ……斯须拱揖遽别去,依旧独眠鱼目开。”

(4).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5).俗以汤未煮沸者为盲汤,初沸称蟹眼,渐大称“鱼目”,也称鱼眼。 唐 陆羽 《茶经·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