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邓文原的《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 全文: 涧石萦纡紫竹丛,晴云吹落水晶宫。 夜寒身宿群峰顶,花尽春归万木中。 傥买山田营破屋,时过僧寺驾孤篷。 只应渺渺轩前路,杖履长陪鹤发翁。
名句书法欣赏 只应渺渺轩前路,杖履长陪鹤发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前路(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杖履(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唐 李商隐 《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 清 钱谦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宋 苏轼 《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北顾旌旗,南询杖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 (3).谓拄杖漫步。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 清 曹寅 《读梅耦长<西山>诗》诗:“杖履凌云巔,行歌弔龙宅。” 鹤发翁白发老者。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髮翁。” 宋 陆游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负笼银釵女,鉏畬鹤髮翁。” 清 曹寅 《看西廊秋叶》诗之三:“颐老丹砂色,他年鹤髮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