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裴杞的《风光草际浮》 全文: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
 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
 谁知揽结处,含思向余芳。
 
 名句书法欣赏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澹荡(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和风(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芊绵 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 碧草(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