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炽焰炎炎映洞天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吉昌的《减字木兰花 右初三日艮偶兑》 全文: 参考注释炽焰(1).烈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炽焰飈发,焚轻舟,坠王身,入 无间狱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炽焰中忽生两树, 无忧王 因懺悔,号灰菩提树。”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懦弱之人,不堪炙炽者,令捧未开花,散之向炽焰,虚则花发,实则花焦。” (2).亦作“ 炽炎 ”。火势猛烈。《水浒传》第一○八回:“那贼将见 乔道清 迎上来,再把剑望南砍去,那火比前番更是炽焰。” 梁启超 《呵旁观者文》:“如见火之起,不务扑灭,而太息火势之炽炎。” (3).比喻权势和气焰很盛。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方祸之剡,权璫炽焰,人宜无敢近者。” 炎炎(1) (2) 形容夏天阳光猛烈 赤日炎炎 (3) 形容火势旺盛 炎炎的烈火 (4) 形容威势、气焰很盛 况彼正是炎炎之际,何事不可为?——《于谦全传》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