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全文: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偮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昔闻酒贱喜易醉,今说鱼美予何忧。 弹琴有声尚近俗,要解弦绝以意求。 况持高怀屈下邑,志气略与彭泽侔。 身婴民忧手持版,心爱山水宁非俞。 景好不见但闻说,使我耳目私相仇。 亭前行迹不破草,亭下野鸟常喧啾。 山云朝嘘翠巘出,海月夜下清溪浮。 春花夏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借予不得与快意,共上岑崒望九州。 黄山闻好眼未识,梦想欲到迷无由。 图传粉墨固未好,愿假壮笔一揽收。 果逢来篇骋雄胜,若执造化穷雕锼。 一时文工岂不伟,千里寄我何以酬。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
名句书法欣赏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俗语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谢山山名。在 江西省 万载县 北七十里。《袁州府志·山川》:“山因 刘宋 康乐公 谢灵运 得名。或云 谢仲初 脩真之所。” 清 方文 《呈觉浪大师》诗之三:“ 谢山 栖未隐,飞锡去江滩。” 前流谓以前的名流。《宋书·颜延之传》:“凡有知能,预有文论,若不练之庶士,校之羣言,通才所归,前流所与,焉得以成名乎?”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马都官齐少卿酬和》:“我对前流接清唱, 泰山 轻重於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