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黎廷瑞的《重阳雨与汤叔巽诸公斋亭小集》 全文:初余抚奇节,赏事弥穿峦。
 幽跻几屐换,豪饮百榼乾。
 讵知中年至,况复行路难。
 林谷深且窈,岩岫绕复攒。
 丛疑熊豹伏,穴惴龙蛇蟠。
 昼雨已冥冥,夕云亦漫漫。
 升高躬易危,居卑心所安。
 萧萧岂不陋,英集聊相欢。
 东篱献初华,西风被峨冠。
 泛泛茱萸觞,落落苜蓿盘。
 接此造极谈,胜彼登峰观。
 终然有深怀,悠哉发长叹。
 泰华采香雪,小山访遗丹。
 凭谁吹玉箫,云外呼青鸾。
 
 参考注释中年(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