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 全文: 东吴南垂楚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后来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玉棺寂寞空寒烟。
参考注释前身(1) 佛教用语。指轮回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个状态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不醒(1).神志不清;失去知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待他睡去,用水喷在他面上,他便昏迷不醒。”《西游补》第十一回:“﹝小童儿﹞忽然见了 行者 ,七窍流红,惊仆不醒。” (2).谓处于熟睡状态。 钱锺书 《围城》二:“明天找个旅馆,睡它个几天几晚不醒,船上的机器闹得很,我睡不舒服。” (3).不记得。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女曰:‘ 裴郎 不相识耶?’ 航 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 鄂 渚同舟回而抵 襄 汉 乎?’”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