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题云泉题咏》 全文: 天一生水,坎卦象旃。 二阴一阳,坤之中渊。 天而非此,必为旱年。 泽自空降,其云油然。 地而非此,民何以田。 曰有畎浍,泉出于山。 六坎之卦,次坤次乾。 在屯为云,在蒙为泉。 至于需卦,复以云言。 既亨既养,需厥成焉。 万物始生,熟为之元。 水为物母,乳之而蕃。 云为水胎,泉为水源。 云初一缕,滂霈八埏。 泉初一滴,汹涌滔天。 君子心学,攸体攸研。 观象于坎,奚水之专。 中刚内实,处险常安。 于云于泉,复究厥观。 水之始初,未波未澜。 心之始初,万善俱完。 如云欲雨,如泉欲川。 发而中节,养蒙亨屯。 无为而成,地平天全。 心这动也,化育攸关。 我心未动,厥亦有传。 云之动天,不可复还。 盍亦求诸,未云之前。 泉之动矣,不可复返。 盍亦求诸,未泉之前。 心之既发,收之孔艰。 心之未发,泉本云根。 不睹不闻,无倪无端。 戒慎恐惧,以操以存。 洎及发也,电激河奔。 一言蔽之,敬为入门。
名句书法欣赏 水为物母,乳之而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物母万物的本源。 唐 张贾 《天道运行成岁赋》:“节乃岁经,在一寒而一暑;气为物母,自无名而有名。” 宋 徐铉 《步虚词》之三:“五千宗物母,七字祕神童。” 之而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 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