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广润祠昆明湖上旧有龙神祠爰新葺之而名之曰广润云》 全文: 灵祠俯碧津,丹雘为重新。 云气生帷幄,波光漾柍桭。 含弘敷大泽,时济佑斯民。 梦雨昨飘瓦,知时恰及春。
参考注释弘敷(1).大力敷扬。《书·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则。” 孔 传:“大布五常之教,用和民,令有法则。” 明 陆采 《怀香记·奉诏班师》:“总制兵机,弘敷庙策,尽瘁抚绥蛮貊。”《明史·马自强传》:“诚宜及此大庆,荡涤烦苛,弘敷惠泽,俾四海烝黎,咸戴帝德。” (2).广为延伸。《文选·张衡<西京赋>》:“处 甘泉 之爽塏,乃隆崇而弘敷。” 薛综 注:“弘敷,犹延蔓也。” 大泽(1).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 ,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 (2).即 大泽乡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 元年七月, 陈涉 等起 大泽 中。” (3).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李周翰 注:“大泽,谓天子之惠泽。” 斯民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