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宁昌言即死,何噤口偷生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贺铸的《烹鸡叹》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宁昌安定昌盛。《史记·天官书》:“五星同色,天下偃色,百姓寧昌。” 即死(1).就死,处死。《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 (2).立即死去。《后汉书·宋则传》:“ 则 子年十岁,与苍头共弩射,苍头弦断矢激,误中之,即死。”《新唐书·夏侯孜传》:“初,堂史署制,仆 孜 怀中,即死。” 噤口(1).闭口不言、不叫。《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宋 梅尧臣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郁达夫 《采石矶》一:“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 (2).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噤口饮食俱不纳。”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 偷生苟且求活 存者且偷生。——唐· 杜甫《石壕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