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自石林回过小玲珑,岩窦益奇,昔为富人吴氏》 全文: 一丘乃中虚,洞穴四无碍。 却略岩岫杳,黝纠石床怪。 苍牛饮前池,丘罅灩微濑。 雕锼具百巧,图画窘千态。 哀湍写坏磴,冻雨湿空翠。 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 当时闾阎子,目力在尘外。 孤童藐难料,奇事疑有待。 谁欤千金捐,来换把茅盖。 不仙亦足豪,众垤皆垒块。 我评北山游,胜绝此无对。 玲珑讵可小,孰能为之大? 参考注释草棘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史记·匈奴列传》:“其得 汉 繒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悽断。” 金 元好问 《十二月六日》诗:“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蹊隧亦作“ 蹊遂 ”。1.小路。《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宋 苏辙 《祭八新妇黄氏文》:“风波恐惧,蹊遂颠絶。”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穷巷之宅,不当蹊隧者,视露田而弱,当孔道者,鱼池勿如别为差品。” (2).门径,门路。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当时一二年间,几至於姦无蹊隧,而政有根本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