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摘自《韩非子·有度》 解释:惩罚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显宦而回避;奖赏有功劳的人,不能困是小民百姓而遗忘,主张以法治国曲韩非。 原文摘要: 惩下也。威不贰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绳直而枉木断,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名句书法欣赏 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善不同“ 善否 ”。不,通“ 否2 ”。《国语·晋语一》:“若 紂 有良子而先丧 紂 ,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假手於 武王 ,而其世不废祀至于今,吾岂知 紂 之善不哉?”不,一本作“ 否 ”。 匹夫(1)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清· 刘开《问说》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独*夫。多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 匹夫休得逞强!——《三国演义》 (3) 骂人的话 匹夫安敢欺我耶。——《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