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百合》 全文: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 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 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吐秀偏得地,争妍欲干霄。 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 静若宝幢植,动如鸣佩摇。 尽向杲日丽,不畏炎风飘。 太守雅好事,得之诧朋僚。 绮思入新句,彩图上轻绡。 众目遂赏玩,英华不虚凋。 此物既异常,论议有以招。 人情爱恶间,轻重何以辽。 或谓花之祥,或讥草木妖。 嗟予岂博物,智虑随日消。 欲穷造化理,茫昧增无聊。 疑此亦偶然,发之自根苗。 莫议妖与祥,为公续长谣。
参考注释得地(1).得到土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 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3).谓发迹。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 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争妍竞相逞美。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苏轼 《涵虚亭》诗:“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羣,天地异色。” 干霄高入云霄。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 宋 叶适 《温州社稷记》:“数十百年,其大百围,其崇干霄,民无敢不肃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江西 魏允迪 ……《咏山中积雪》云:‘干霄篁竹翠盈眸,雪压风欺扑地愁。’” 刘大白 《罗曼的我》诗:“枉自豪气干霄,柔情沁石,只赢得一声罗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