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二月雪》 全文: 戊戌二月二十六,忽见大雪漫空来。 长老惊叹共相语,非时有雪诚怪哉。 阳爻四画已出地,至今百蛰不闻雷。 怪得气候斗暄暖,便疑赤帝来相排。 黑风倏起卷沧海,白日黯黯如烟煤。 须臾大雹杂猛雨,满地走迸琼与瑰。 阴气蓄怒固未已,即时飞雪相倾颓。 青灵何处避威侮,苍凤停车寒毰毸。 天地万物失光彩,草树僵冻成枯荄。 凌暴春工大酷烈,似恨百花先时开。 隐公三月亦雨雪,仲尼春秋书为灾。 是时鲁国行谬政,天心可用人理推。 我疑此雪不虚应,必有沴气戕栽培。 去年六月已大水,居人万类生鱼顋。 当时夏税不得免,至今里正排门催。 农夫出田掘野荠,饿倒只向田中埋。 方春鸟兽尚有禁,不许弹猎伤胚胎。 而况吾民戴君后,上官不肯一挂怀。 岂无愁苦动天地,所以当春阴气乖。 只消黄纸一幅诏,敕责长吏须矜哀。 蠲除馀租不尽取,收提赤子苏饥骸。 沛然德泽满天下,坐中可使春风回。
参考注释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大雪(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汉书·律历志上》:“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2).指降雪量大的雪。《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漫空谓浮泛不切实际。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四》:“若只漫空想去,则落释氏‘本来面目’一种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