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韩非子·备内》 解释:把各方面的情况进行 分析和比较,来检验臣下陈述的言论是否可靠。 原文摘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参伍亦作“ 参五 ”。1.参,三;伍,五。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易·繫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2).分划。《文选·班固<典引>》:“至於参五 华夏 ,京迁 镐 亳 。” 李善 注:“参五,谓参五分之也。言 殷 周 参五而分 华夏 之地,然后乃始京迁於 镐 亳 也。” (3).三才五伦。《淮南子·泰族训》:“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必用参五。何谓参五?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此之谓三。制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朋友之际,此之谓五。” 亦作“ 参五 ”。交互错杂。错综比较,加以验证。《韩非子·八经》:“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陈言(1).陈旧的言词。 宋 王安石 《韩子》诗:“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而无用之巵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此则所谓以题还题也。” (2).指旧说。 李广田 《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假如望文生义,我们试为附会作新的解释,又何取乎古人之陈言。”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韩非子·备内》:“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孔子家语·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肃 注:“陈言於君,不望其报。”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