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岂托身于非所兮,蔽厥美而无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区子美的《素馨花赋》 全文: 参考注释托身(1).寄身;安身。 唐 刘长卿 《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宋 孔平仲 《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明 宋濂 《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 吴氏 。” 郑振铎 《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2).犹托生。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謫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 柳 ,一个姓 张 。”参见“ 托生 ”。 非所(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无传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唐 韩愈 《南山诗》:“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新五代史·宦者传赞》:“国家兴废之际,岂无谋臣之畧,辩士之谈?而文字不足以发之,遂使泯然无传於后世。”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诗·陆少保完》:“自次其诗文为《水村集》二十卷……余得其所次集草藁,惜其遂无传也,为略存之。” 谓没有对儒家经文写下解释、阐发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餘人, 申公 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 司马贞 索隐:“谓 申公 不作《诗》传,但教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 盾 ( 赵盾 )不诛,无传,何也?曰:世乱义废,背上不臣、篡弑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恶之诛,谁言其诛?”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