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春风叨奏礼闱捷,临轩制策颁黄麻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江源的《殿试后作》

全文:
吾曹草茅士,何幸逢亨嘉。
春风叨奏礼闱捷,临轩制策颁黄麻
彤墀独对日正午,万言走笔如龙蛇。
登名龙虎榜,致身帝王家。
宫守于我有,言责于我加。
敢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思民何道底温饱,致君何术如重华。
寄言我辈新郎君,东涂西抹非所誇。

参考注释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礼闱

(1). 汉 代尚书省在 建礼门 内,又近禁闱,故称之为礼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出入礼闈,朝夕旧馆。” 李善 注引《十洲记》:“ 崇礼闈 ,即尚书上省门; 崇礼 东 建礼门 ,即尚书下舍门,然尚书省二门名礼,故曰‘礼闈’也。” 张铣 注:“礼闈,尚书省也。”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

(2).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唐 杜甫 《哭长孙侍郎》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礼闈新榜动 长安 ,九陌人人走马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礼闱》:“ 开元 七年考功员外郎 李昂 为举人詆呵,帝以员外郎望轻,乃移贡举於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见《新唐书·选举志》。”

临轩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让 诉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唐 王维 《少年行》之四:“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 明光宫 。”《清史稿·礼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一曰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皇帝临轩颁给。”

(2).在窗前。轩,窗槛。 唐 元稹 《莺莺传》:“ 张生 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

制策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汉武帝 元光 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 董仲舒 、 公孙弘 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 张柬之 进士擢第为 清源 丞,年且七十餘, 永昌 初,勉復应制策。” 宋 苏轼 《策别七》:“国家取人,有制策,有进士,有明经,有词科,有任子,有府史杂流。”《宋史·苏轼传》:“ 軾 始具草,文义粲然。復对制策,入三等。”

黄麻

(1).植物名。大*麻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麻》:“大*麻即今火麻,亦曰黄麻。处处种之,剥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为枲,雌者为苴。”

(2).植物名。又名络麻。一年生草本,叶子卵形,开黄色小花,结蒴果,球形,表面有皱纹。茎皮纤维供纺织用,根和叶子中医入药,对子*宫出血、膀胱结石等症有疗效。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3).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古代写诏书,内事用白麻纸,外事用黄麻纸。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紫誥仍兼綰,黄麻似《六经》。” 杨伦 笺注引《唐会要》:“ 开元 三年,始用黄麻纸写詔。” 宋 叶适 《直院中书莫公殂往哀痛不能成文辄留小诗灵几并致鲈鱼金柑为奠》诗:“阁老今无地上身,黄麻紫誥两沉沦。”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敭歷遍中外,入相宣黄麻。”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