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薛师石的《横参楼和老杜韵》 全文:僻懒便幽处,江湖称隐心。
 地偏欣改观,楼豁喜初临。
 暖日低轻帽,良朋接短襟。
 潮耸全有韵,帆影半回阴。
 以麓添重色,鲈风出浅林。
 屿头烟瘴远,沙觜浪痕深。
 寂静云归壑,瓓珊月近参。
 人家已鼻睡,渔父尚讴吟。
 造化由来久,周回忽见今。
 爱他斜日照,颠倒数山沈。
 
 参考注释寂静 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云归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瓓珊(1).消歇,消沉。 五代  王周 《春答》诗:“花枝千万趁春开,三月瓓珊即自回。” 元  曾瑞 《喜春来·闺怨》曲:“当时欢喜言盟誓,今日瓓珊説是非。”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疑迷》:“意瓓珊,几度荒茶饭,坐起惟长叹。” (2).犹阑干。纵横貌。 元  庾天锡 《蟾宫曲》曲:“ 滕王 高阁江干,佩玉鸣鸞,歌舞瓓珊。”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緑林遗我恨,回首泪瓓珊。” (3).玉佩声。 宋  赵长卿 《眼儿媚》词:“佳人环珮玉瓓珊,作恶探花还。” 元  方回 《吊鹤赋》:“乌帽瀟洒,玉佩瓓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