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张兵备招游西隐寺》 全文: 虔州说西隐,山水俱清幽。 故人稍公暇,折简招我游。 户舆渡赣水,衲子迎道周。 崚层步石蹬,举首见虎头。 佛阁对酒坛,飞翠连天浮。 汝弼有佳句,妙墨壁上留。 从来僧境嘉,何必寻丹丘。 修竹荫烈日,芙蓉殿残秋。 清爽涤万虑,寂静忘百忧。 主人有美酒,绮席罗珍羞。 觞酌不可限,无乃清绸缪。 虽无丝竹音,清歌胜齐讴。 颓然醉复醒,香茗三四瓯。 与发淩山椒,两腋风飕飕。 欢浃两忘返,山西夕阳收。 嗟哉此胜会,长揖谢君侯。
参考注释觞酌(1).亦作“ 觴勺 ”、“ 觴杓 ”。饮酒器。《韩非子·十过》:“食器雕琢,觴酌刻鏤,白壁堊墀,茵席雕文。”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繒帛为茵縟,觴勺有彩为饰,弥侈。”《宋书·礼志四》:“ 晋景帝 之於 世祖 , 肃祖 之於 孝武 ,皆傍尊也,亲执觴杓。” (2).指饮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四:“父老杂乱言,觴酌失行次。”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驹父 以奉命行事,日惟觴酌。” 清 孙枝蔚 《送方圣羽还山》诗之一:“临行当有赠,一言劝觴酌。”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绸缪(1)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缠*绵;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 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