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寄吴氏女子》 全文:伯姬不见我,乃今始七龄。
 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宁。
 汝夫缀卿官,汝儿亦搢綎。
 儿已受师学,出蓝而更青。
 女复知女功,婉嫕有典刑。
 自吾舍汝东,中父继在廷。
 小父数往来,吉音汝每聆。
 既嫁可愿怀,孰知汝所丁。
 而吾与汝母,汤熨幸小停。
 丘园禄一品,吏卒给使令。
 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车軿。
 山泉皋壤间,适志多所经。
 汝何思而忧,书每说涕零。
 吾庐所封殖,岁久愈华菁。
 岂特茂松竹,梧楸亦冥冥。
 芰荷美花实,弥漫争沟泾。
 诸孙肯来游,谁谓川无舲。
 姑示汝我诗,知嘉此林垌。
 末有拟寒山,觉汝耳目荧。
 因之授汝季,季也亦淑灵。
 
 名句书法欣赏 而吾与汝母,汤熨幸小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汤熨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王冰 注:“皆谓释散寒邪,宣扬正气。” 宋  陆游 《病减》诗:“病减停汤熨,身衰赖按摩。” 小停暂时停留;暂时停止。 晋  王羲之 《杂帖》:“小奴在此忽患疟,比数发,今日最为大,都轻疟耳。尚小停……须佳乃去。”《晋书·良吏传·邓攸》:“百姓数千人留牵 攸 船,不得进, 攸 乃小停,夜中发去。” 宋  陆游 《夜坐》诗:“天公似欲假餘龄,针石年来幸小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