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岳珂的《醉落魄/一斛珠》 全文:铜彝绣箔。
 风流不到临春阁。
 婆娑清影来岩壑。
 梅魄兰魂,香染九秋萼。
 蕊仙拥下青瑶幕。
 粟肌透入黄金约。
 有人奚酉逢鱼摸。
 欲插还羞,重把鬓云掠。
 
 参考注释婆娑(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清影清朗的光影;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之二:“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宋  张先 《相思儿令》词:“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其( 杨咏泰 )诗云:‘……书完含笑顾清影,一刻千秋此俄顷。携儿挈女完所天,长别金闺藏金井。’” 岩壑(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