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卢纶的《得耿湋司法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郑仓曹畅参军昆季》 全文: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参考注释野居(1).居于郊野。《晏子春秋·谏上十五》:“于是 景公 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家与故 潁阴侯 孙屏野居 蓝田 南山中射猎。” 唐  白居易 《叹常生》诗:“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明  何景明 《<王右丞诗集>序》:“日又无所事,野居又无人与语,偶取《王右丞集》读之。” (2).指郊野居住处。 唐  戴叔伦 《南轩》诗:“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 屣步犹徒步。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九:“飞缨入华殿,屣步出重宫。” 清夜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自*慰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