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 全文: 有耳谁能免厥闻,要当于闻清浊分。 泉之响在闻清矣,惠泉之清更莫群。 萦河络石所弗免,色尘虽泯馀空尘。 古德创为淘洗法,土炉护竹坚而文。 松枝取携那费力,燃火弗炊烟生芬。 庵外老松莞尔笑,谁为新者谁为陈。 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 名流诗画卷在案,山僧宝弆拟传薪。 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 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 闻中入流忘所寂,大士方便信巧权。 绿杯小啜便当去,壁间旧作居然存。 长歌险韵一再叠,春花春鸟从头新。 观民课吏吾正务,禅房静赏宁宜珍。 禅房静赏宁宜珍,溪边待久迎銮人。
参考注释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不试(1).不用;不被任用。《礼记·缁衣》:“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论语·子罕》:“吾不试,故艺。” 何晏 集解:“试,用也。言 孔子 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 宋 王安石 《寄赠胡先生》诗:“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 (2).未经试验。《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尹知章 注:“兵器虽成,未经课试则不用不藏。”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佳期(1) 婚期 (2) 情人约会的日期、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