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梦里瞻依仍似昨,问安常在寝门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丙辰十月十六日恭送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隆恩殿告祭还京悲慕如疑呼抢欲绝途次敬成长律以志深痛·其二》 全文: 参考注释瞻依(1).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郑玄 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臣不胜惶悚瞻依之至!” 清 孙枝蔚 《赠滕县任明府淑源》诗:“上官齐劝慰,父老最瞻依。” (2).借指父母。 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少依慈训,壮失瞻依。” (3).敬仰依恋。 宋 苏轼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湖畔徘徊,山风吹面,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 (4).形容耸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其下深壑中,始见居庐环倚,似有楼阁瞻依之状,不辨其为公馆、为庙宇也。” 安常(1).安守常规。《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太宰 咺 又奏曰:‘老司徒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红楼梦》第九八回:“那‘阴司’説有便有,説无就无。皆为世俗溺于生死之説,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嗜淫欲,尚气逞兇,无故自殞者。” (2).平静正常。 潘漠华 《乡心》:“他临走时,满面绯红,还假装安常的神态,徐徐走下楼梯。” 寝门亦作“寑门”。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曰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仪礼·士丧礼》:“君使人弔,彻帷,主人迎于寝门外,见宾不哭。” 郑玄 注:“寝门,内门也。”《汉书·元后传》:“兄弟宗族所蒙不测,当杀身靡骨死輦轂下,不当以无益之故有离寑门之心。”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诗之一:“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而以寝门之侍疾,归狱纶扉;以道听之传闻,灭人门户,是诚何心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